【倡捐政府派錢】港女生北美流浪見盡貧窮悟分享之樂 回港為社企籌款助基層度難關

休閒消費

發布時間: 2020/08/10 17:40

最後更新: 2020/08/17 13:23

分享:

分享:

為了體驗生活、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,Jody跟友人買了一輛旅行車,開始到北美洲流浪。

當大多數人都力爭上游努力賺錢,希望擁有奢華舒適的生活,31歲的Jody卻偏要遠離城市,尋找與世無爭的簡樸生活方式。2019年Jody跟友人靠一輛旅行車,展開了一年的北美洲流浪之旅,旅程中的經歷,令她回港後決心為香港基層做點事,PAYOUT GIVEBACK慈善計劃便這樣誕生了。

靠著這駕旅遊車,Jody走遍了北美洲多個城市。(受訪者提供)

大學時修讀經濟學的Jody,畢業後先後進入過地產及金融行業工作,生活縱然精采,Jody卻並不享受,她這樣形容︰「我開始覺得大城市的生活不適合我,我找不到自己的目標。」

2019年Jody想真正體驗生活,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,於是跟友人買了一輛旅行車,開始到北美洲流浪。

除了北美洲,Jody亦到過印度,還跟當地一班小童歡度當地一個慶祝日。(受訪者提供)

兩人從墨西哥出發,到了危地馬拉、尼瓜拉瓜、哥斯達黎加等地,每到一個地方,都會遠離大城市,並深入山區及村落。對Jody來說,這樣旅行才有意義,她說︰

我能夠真正了解每個地方的文化,每當遇到其他的旅行車,我們會交談,甚至一起下廚並共晉晚餐,因此我認識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,叫我意想不到是,原來不少以旅遊車為家的人都有正職,有的更甚至利用電腦一面工作一面旅行,讓我知道生活其實有很多方式。

Jody跟友人的流浪之旅全靠積蓄過活,當儲備花得七七八八,他們會到農場工作賺錢,她表示主要的洗費是為旅行車入油,食方面若自己下廚的話,每日只需數十元港幣而已。

Jody在摩洛哥一個流浪狗庇護中心做義工。(受訪者提供)

雖然每日毋須為三餐煩惱,但驚險的事也有不少,其中一次是因為Jody駕車經過墨西哥一個風景怡人卻杳無人煙的海灘,便將車停泊在海灘上過了一夜。

Jody的流浪旅程中經常遇上其他的旅行車,從中她認識了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。(受訪者提供)

第二天當她跟附近村民提起此事,大家都大為驚訝,原來那海灘是一幫毒梟用來偷運毒品用,從來都無人敢走近,Jody猶有餘悸說︰「如果當晚碰到毒梟落貨的話,我可能已經沒命了。」

旅行車之旅,讓Jody愛上了農村生活,不但生活簡樸,村民更非常友善,他們會將家裏有的食物都拿出來,然後煮大餐招呼Jody這些訪客,Jody有所感受︰

他們的生活雖然不富裕,但卻很開心,而且即使擁有的不多,也願意跟別人分享。

Jody更會在農村留下來當義工,主要教小朋友英文及電腦,印象最深刻是一個名叫Rene的16歲青年,他對英文很有興趣,於是一直靠看書及上網自學,然後得知有義工教英文,他每天便乘搭3小時車程來跟Jody上課。

Jody在危地馬拉一個農村教年青人英文,旁邊的16歲少年Rene每日會乘搭3小時車程來跟Jody上課。(受訪者提供)

後來Rene獲全國最好的大學取錄入讀電腦工程系,卻因為離家太遠,父母負擔不起他在外的生活費而被迫放棄。Jody說︰

Rene現在在家附近的大學讀旅遊,他的志願是取得獎學金到英國讀書,然後可以回國有所貢獻,他的精神亦感染了我。

Jody的經歷,令她今年2月回港後,希望為香港出一分力,幫助基層的市民。

我最初上街派口罩及清潔用品給老人家及清潔工友,但發現其實已經有很多團體做同類的事,我幫到的其實很少。

剛巧政府宣布向香港市民發放$10,000現金,於是我便跟另一位朋友Cham成立了PAYOUT GIVEBACK慈善計劃,希望鼓勵大家捐出這$10,000,幫助有需要的人。

PAYOUT GIVEBACK是Jody跟中學時期的死黨Cham一起成立,她表示起步時最大困難是要取得受惠機構的信任,幸好最後工作都一步步完成。(受訪者提供)

PAYOUT GIVEBACK慈善計劃的受惠機構分別是婦女動力基金﹑Love 21﹑ImpactHK及小彬紀念基金會4個小型非牟利團體,Jody知道它們知名度不高,而且政府的資助亦很有限,所以決定為它們籌款。她補充︰

這幾個都是民間機構,對象是香港被邊緣化的一群。而且幾個團體的創辦人都會親自落區接觸一班受助者,了解他們的需要,他們的服務目標是令受助者能自力更生,有能力改善生活,而不是靠單一兩次的捐款過活,所以幾位創辦人都是無名英雄。

Jody明白香港人事事講求速度,於是她開了一個PAYOUT GIVEBACK專頁,內裏有幾個受惠團體的簡短影片介紹,而大家只要點擊一個按鈕揀選想捐款的機構及金額,再輸入簡單資料就可以。

計劃將於8月底結束,Jody透露現時的善款數字已達32萬多,希望大家可以慷慨捐助,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基層朋友。

記者︰陳日言